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需求,提升服务地方乡村振兴能力。11月25-26日,淮师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支部与商学院党委联合开展“乡村行、看振兴、强党性、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副校长张言彩应邀全程参加活动。
党建引领“美丽经济” 学习借鉴“小杨模式”
在被誉为“代表着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泰州姜堰小杨村,党员同志们先后参观了村民“文化广场”“小杨人家” “小杨水车” “小杨农副产品交易区”“渔业园簖蟹展览馆”等地,亲身体验小杨村创新探索文、农、旅三者融合发展模式。从20世纪 80 年代开始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到如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新样板”,以田园牧歌催生“美丽经济”,现代农业的“小杨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观现场,商学院党委书记丁志同表示:“乡村振兴一定离不开党建引领,只有发动基层党建‘红色引擎’,促动党员干部带头干,才能让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今年3月,淮师与洪泽区人民政府共建西顺河镇乡村振兴试验区成功签约,作为承担该项目具体实施任务的商学院,先后获批了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上线了数字治理平台,聘任了首批“兴村顾问”,形成了一批乡村振兴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案例。小杨村党委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主线,立足小杨社区特色优势,释放“党建+”效应,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景空间、示范阵地,为我们西顺河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现实参考”。
图为参观渔业产业园 记者 宋光海 摄
图为参观簖蟹展览馆 记者 宋光海 摄
乡村振兴大课堂 讲出浓浓思政味
“秦砖汉瓦”几乎人人皆知,我国砖瓦历史记载有7000多年,而溱潼砖瓦亦是自秦汉始,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是中国建筑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泰州几千年的建筑文化。姜堰洲南村结合村内仍在经营的古砖窑,打造溱湖砖瓦博物馆与体验馆,以青砖小瓦为主要建筑风格,还原了古时挑砖烧窑的劳动场景,有取泥、造泥、制坯、晒干、挑砖、烧窑、窨水、出窑、装船运往大江南北的整个场景。党员们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砖瓦起源历史、制作工艺及加工过程,认真听取洲南村如何将传统砖窑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创新融合的先进理念。
商学院原党委书记何善厚、黄远志两位老同志在参观现场为全体党员联袂上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两位书记勉励、号召广大党员教师,要依托学院获批的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习借鉴小杨村、洲南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融合发展模式,在课堂上不仅要善用思政“大课堂”讲好中国故事,更要把握历史、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讲好中国共产党人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鲜活故事,让更多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积极投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热潮中。
重温入党誓词 坚守初心使命
在泰州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由“近代沧桑”“白马建军”“威震海疆”“发展壮大”“鱼水情深”等五个主题展区展示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党员们通过实物、图片、模型、蜡像等多种表现形式感受“渡江作战”“解放一江山岛”历史时刻,重温了人民海军自泰州白马庙诞生至今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在深刻缅怀革命英烈的同时,大家自发聚集到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入党初心,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及生活,党员同志们将不忘初心和使命,笃行不怠,砥砺前行。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支部书记张薇表示,两个部门的“联学共建”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以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初心使命,以培养、选拔和管理各类人才为重要职责。希望以此次共建活动为契机,加强人事部门与学院的深入交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作用,持续推动解决基层教师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在大力推进新时代教育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机关部门与二级学院的相互支持、双向赋能、协同发展。
本次人事处与商学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深入推动“一融双高”建设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拓展了党建共建的新形式,积极探索了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方法、新路径。共建双方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增进了解、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真做真建,推动机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发展,推进党建工作守正创新,助力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区域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加速跑”凝心聚力。
图为参观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记者 宋光海 摄